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网站开发方向)
执笔人:王冬星、成永常
参与人:成永常、周东、陈亚芝、曹伟、徐永春、李小雨、江苏传智播客(公司)
校对人:周东、成永常
审核人:李美满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专业代码: 5102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二年()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范围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电子与信息大类(51) | 计算机类(5102)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5) 数字内容服务(657) | 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 专业化设计服务人员 影视图像制作人员 | 网站开发工程师 网页设计师 UI设计师 交互设计师 平面设计师 网站维护工程师 产品经理 IT销售工程师 软件测试 用户体验设计师 |
(二)职业证书
序号 | 证书名称 | 等级 | 发证单位 | 对应课程 | 类别 |
1 | *Web 前端开发 | 初级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Html5技术应用 网站前端开发 | 核心证书(学生考取这几个证书中的一个即可。) |
2 | 网页设计(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 | 无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网页制作技术 |
3 | 程序设计(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 | 无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程序设计基础 |
4 | 平面设计(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 | 无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Photoshop图像处理 |
5 | *界面设计证书 | 初级 |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网页制作技术 图像处理 平面设计 |
6 | *Web前端开发 | 中级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网站前端开发 数据库技术A PHP动态网站项目开发 |
7 | *界面设计证书 | 中级 |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Html5技术应用 交互设计 动画制作 |
8 | 程序员 | 初级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 程序设计基础 职业资格认证指导 | 拓展证书 |
9 | *Web前端开发 | 高级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数据库技术A B/系统开发实训 网站前端开发实训 | 拓展证书 |
10 | *界面设计证书 | 高级 |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网页制作技术 交互设计 动画制作 | 拓展证书 |
11 | 平面设计(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 | 无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计算机平面设计 | 拓展证书 |
12 | UI设计(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 | 无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UI设计 | 拓展证书 |
13 | 影视编辑制作(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 | 无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动画制作 | 拓展证书 |
14 |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 | 中级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图像处理 网页制作技术 | 拓展证书 |
15 | 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 | 初级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 网页制作技术 图像处理 | 拓展证书 |
16 | Adobe 用户界面交互设计师 | 中级 | Adobe公司 | 图像处理 职业资格认证指导 | 拓展证书 |
注:证书名称前标记“*”的为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web前端制作和web后台开发、掌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软件测试等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计算机应用产业及其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能够从事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网站前端设计、网站后台开发、网站运营与维护、软件测试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office、Photoshop、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工具性知识。
(4)熟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程序设计等基础知识。
(5)熟悉高级程序设计、网站前后台开发、软件测试等基础知识与理论。
(6)熟悉网站界面设计与测试等基础知识与理论。
(7)熟悉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动画设计等基础知识与理论。
(8)了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计算机应用相关行业应用的知识。
2.技能要求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4)具有能利用HTML、JAVASCRIPT、CSS等技术,构建网站前端能力。
(5)具有配置Apache, MySQL,PHP (LAMP)环境配的能力。
(6)具有平面广告设计和图像处理能力。
(7)具有制作网络动画、交互式动画、多媒体作品规划和设计能力。
(8)能够利用CMS、PHP模板技术进行网站开发。
(9)能够绘制产品原型、流程图、线框图、清晰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
3.素质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市场洞察力;
(4)善于向新时代先进楷模人物学习,崇尚先进楷模、争做先进,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军事技能、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改革开放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益劳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双创生态圈构建列为公共必修课。将通用能力、自然科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健康体育、艺术美育、其他各类讲座模块知识列为公共选修课程。
各门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详见相关课程标准。
(二)专业(技能)课程
1.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领域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知识、技能、素质) | 对应课程 |
网站开发 | 页面设计 | 1.能用PS对图片进行处理。 2.能根据客户要求设定文件大小,分辨率,色彩模式等。 3.能熟练运用PS工具设计网站logo,导航条等。 4.能进行网站内容规划,进行网页布局设计。 | Photoshop图像处理
|
静态页面开发 | 1.能在规划好的页面中插入网页元素。 2.能熟练进行CSS样式设计。 3.能制作网页模板,完成网站页面的批量制作。 | 网页制作技术 |
Web服务器管理 | 1.能进行WEB服务器的搭建。 2.能进行WEB服务器的维护和管理。 | 网站前端开发 |
网页脚本开发 | 1.能根据要求制作动画影片。 2.能编写javascript脚本实现多种网页特效。 | 网站前端开发 |
网站后台开发 | 1.能进行简单动态网站架构设计。 2.能设计网站完整的数据库。 3.能进行PHP程序模块开发,实现网站后台功能。 4.能进行基于MVC架构的网站项目开发。 5.能使用常见的PHP框架进行网站开发。 6.能书写规范的项目文档和管理项目文档。 7.能对网站进行测试、排错和维护。 | PHP动态网站程序开发 PHP动态网站项目开发 |
交互设计 | GUI-图形设计 (基于印刷输出的图形设计与制作) | 1.能够进行市场与竞争分析。 2.能够搜集相关资料分析目标用户的使用特征、情感、习惯、心理需求等。 3.能够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和Indesign等制作平面设计作品。 | 设计构成 Photoshop图像处理 计算机平面设计 |
AUI-美术设计 (基于思维可视化图形再现) | 1.能够进行市场与竞争分析、功能/非功能需求分析。 2.能够绘制思维图、Excel的Feature List表格等。 3.能够使用Visio等做功能点业务流程。 4.能够使用Dreamweaver、Photoshop制作Demo。 5.能够搜集相关资料分析目标用户的使用特征、习惯、心理需求等,提出用户研究报告和可用性设计。 6.能够根据可用性分析结果制定交互式、操作与跳转流程、结构、布局、信息和其他元素。 7.能够针对各个页面加入交互性元素,将页面模块、元素进行排版和布局。能够使用PS、Illustrator、Fireworks制作各种符合规范的图标、界面。 8.能够完成切图、制作静态页面。 9.能够与多个部门合作,进行可用性的循环研究、用户体验回馈、测试回馈。 | 动画制作 UI设计 交互设计 |
WUI-WEB设计 (基于WEB平台的网站设计及布局技术) |
MUI-界面设计 (基于移动设备的交互体验和视觉设计) |
2. 课程结构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基础知识与能力课程、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和专业选修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职业能力提高课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以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为基本依据。
各门专业(技能)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详见相关课程标准。
●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课程:
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课程。对于同一专业群内的专业,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课程中应有若干门可以作为专业群平台课程。
●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
直接对应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需求,是形成本专业特有的核心能力的关键课程。
l职业能力拓展课程:
是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的横向拓展。
l职业能力提高课程:
是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的纵向提高深化。
(三)专业群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及说明
本专业与学校其他专业的组群情况
专业群名称 | 计算机网络技术(510202)高水平专业群 |
组群依据 | 学科基础相近,技术领域相近,行业基础相近,全面对接人工智能应用新兴产业 |
群内各专业名称 | 计算机网络技术(510202),软件技术(510203),计算机应用技术(51020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510209) |
群内的引领专业名称 | 计算机网络技术(510202) |
主要的平台课程名称 | 高等数学,程序设计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网页制作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践 |
1.课程名称:高等数学B
课程代码 | 20002813 | 学分3 | 学时54 | 第1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54 |
实践学时 | 0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掌握微积分学等基本理论,掌握本课程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运算能力。 2)加强专业针对性,根据专业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对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其它课程中应用数学,增加运用数学方法,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步建立变量的思想,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初步熟悉高等数学的研究方法,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以及运算能力。 3)具有持续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 素质目标: 1)与中学数学的衔接,尽量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力求避免与中学数学不必要的重复,但对其中在高等数学中常用的内容,作为复习仍宜提及。 2)通过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环节(讲授与讨论,习题课,作业,辅导等),使学生对高等数学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有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为大学一年级的入门课程,其理论的阐述应当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且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介绍函数、极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获取极限的基本知识; 2)介绍导数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理解并熟练应用各种求导方法; 3)介绍微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熟练使用洛必达法则求解相关题目,会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会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会判断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 4)介绍不定积分的基本概念,积分公式和运算法则,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提高运算能力; 5)介绍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微积分基本定理,定积分的应用,熟练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熟练应用定积分解决问题。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无实践教学内容。 |
2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
课程代码 | 22001833 | 学分 4 | 学时 72 | 第1/2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理解数据基本类型在计算机内存中存放形式,掌握数据基本类型定义及运算规则; 2)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句和灵活运用三种结构的控制语句; 3)理解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在计算机内存中存放形式,熟练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及使用; 4)理解数组和字符串、字符串数组的联系; 5)掌握函数定义和调用的方法,掌握函数递归调用的编写; 6)理解指针的概念和应用,掌握指针和数组的综合用法; 7)了解共用体类型、宏定义,理解结构体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放形式,能够进行链表简单操作; 8)熟悉文件的简单操作。 能力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质疑意识,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过程,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基本理论; 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思考优化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并尝试改进,尝试运用技术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3)加强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4)培养获取新知识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数据基本类型定义及运算规则,理解常量与变量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数据类型;掌握运算符的使用方法;熟悉各类数据的混合运算规则; 2)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句和灵活运用三种结构的控制语句。正确地使用字符输入/输出和格式输入/输出函数;熟悉关系运算、逻辑运算与条件运算;掌握选择结构控制语句,if嵌套语句、switch语句;掌握循环控制语句while语句、do_while语句、for语句实现循环;理解continue与break语句。 3)理解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在计算机内存中存放形式,熟练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及 使用;理解数组和字符串、字符串数组的联系;了解一维数组在计算机内存中存放形式,理解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了解一维数组在计算机内存中存放形式,理解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了解字符数组在计算机内存中存放形式,理解字符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4)掌握函数定义和调用的方法,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理解形参和实参的概念;掌握函数调用的三种方式;熟悉函数原型声明;掌握函数的嵌套和递归调用; 5)理解指针的概念和应用,掌握指针和数组的综合用法;理解指针变量的内存分配及其值的含义;熟悉数组与指针之间的关系;熟悉指针与字符串之间的关系;理解指向函数的指针;理解二级指针含义; 6)理解结构体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放形式,结构体数据类型定义、结构体变量定义,结构体变量对成员变量的引用方式,共用体数据类型定义、变量定义,以及变量的引用,枚举数据类型定义和枚举变量,typedef声明新类型名; 7)掌握文件的简单操作,了解普通文件和设备文件的定义,文件指针的定义和使用。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数据基本类型定义及运算规则,理解数据类型转换原理,掌握自增/自减运算、复合的赋值运算、逗号运算; 2)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句和灵活运用顺序、循环、分支控制语句,灵活运用while与for语句实现循环,能够正确使用break和continue语句结束循环 3)理解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在计算机内存中存放形式,熟练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及 使用;理解数组和字符串、字符串数组的联系,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方法,理解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原理,了解常见字符串操作函数(拼接、截取、比较、查找); 4)掌握函数定义和调用的方法,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理解传值和传引用的区别,定义一个交换两变量值函数,通过传递形参的值和传递形参的引用观看交换后的情况;理解函数递归调用原理,掌握递归调用函数编写方法; 5)理解指针的概念和应用,掌握指针和数组的综合用法;掌握指针与所指向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的不同指针类型不同,但是指针变量所占用的空间是相同的;掌握指针引用数组元素的方法,函数形参为指针变量,传递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的方式访问数组中的元素;掌握指针引用字符串元素的方法,函数形参为指针变量,传递字符串名作为函数参数的方式访问字符串中的元素;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的定义、初始化,以及调用方法; 6)理解结构体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放形式,能够进行链表的简单操作;掌握结构体指针变量和普通变量引用结构体成员变量的方法;理解结构体的顺序存储内存分配,利用结构体实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理解结点中结构体指针含义,利用结构体实现线性表的链式存储; 7)掌握文件的简单操作,熟悉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读写、字符串读写函数和文件读写的出错检测。能将终端输入保存到文件中,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
3.课程名称:Photoshop图像处理
课程代码 | 29000193 | 学分2 | 学时36 | 第1/2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理解Photoshop工具的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 2)熟悉Photoshop的各种选区工具; 3)掌握绘图与修图工具的操作方法; 4)熟悉图层的基本应用和高级应用技巧; 5)掌握对文字的设计; 6)熟悉图像的色彩和对其进行处理; 7)掌握路径和形状编辑;掌握蒙版和通道工具使用; 8)了解各种滤镜特效的应用;掌握设计综合项目。 能力目标: 1)能熟练掌握基本的Photoshop操作工具; 2)能熟练对图像进行修饰和润饰; 3)能熟练使用Photoshop提供的各种工具进行图像加工; 4)能做出具有一定创意的标志设计、包装设计、证件设计和图形设计等; 5)具有持续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 素质目标: 1)养成积极参与,认真交流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坚忍不拔的求学精神; 2)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养以及审美情操; 3)作为大学一年级的入门课程,其理论的阐述应当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且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快速掌握Photoshop、选区的创建与编辑、图像颜色与色彩的调整、图层的应用、图像绘图应用、文本的创建与编辑、路径与形状的绘制、通道与蒙版的应用、滤镜的使用; 2)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Photoshop 软件及应用的相关技术进行驱动式介绍及应用,能力分析,提炼出工作流程所需技能要点,将技能要点融合进多个经典案例进行讲授,以“案例效果”(Effect)-“操作步骤”(Step)-“技能提炼”(Skills)-“实训练习”(Practise)(简称“ESSP”)四个教学环节安排理论教学过程,符合高职类学生从具体至抽象的认识规律。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的实践,综合项目实训。要求将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放在第一位,采用循环螺旋上升式的实训体系,在空间上分为课程实训、仿单项目实训等,做到理论与实践、工作与学习相结合。 |
4.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课程代码 | 22000613 | 2学分 | 36学时 | 第1/2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基础理论部分: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按TCP/IP参考模型介绍),要求学生以层次结构的观点和TCP/IP协议族规约,了解计算机网络各逻辑分层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对应用广泛的局域网技术,重点掌握以太网技术;要求学生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全面掌握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在网络应用上,要求学生掌握Web服务器等安装及其相关技术,掌握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网络最新发展技术。 2)实验部分:简单以太网的组建、配置,Windows环境下TCP/IP协议的配置及TCP/IP诊断,局域网的构建及配置DHCP设置,IIS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综合包括局域网截包分析实验等。 能力目标: 1)能够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能使用基本的网络工程工具与仪器仪表,具备简单网络运行维护与网络产品营销等能力; 2)具有对社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具有一定的网络工程领域的问题分析、数据分析能力; 4)具有一定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能力; 5)了解国家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领域的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运用法律手段分析和解决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工程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6)具有基于项目与工程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社交和文字表达能力,为人处事得体大方,具有亲和力。 素质目标:本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网络工程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法律意识,并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团队意识,具有持续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熟知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熟知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特点,能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细致的分类; 2)介绍数据通信技术,会运用奈奎斯特定律和香农定律进行信道带宽与容量计算,能根据给出的二进制序列画出基带传输中三种编码图,能解释数据传输中不同的数据同步方式; 3)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能画出 OSI 及 TCP/IP 参考模型图,将 TCP/IP 各层协议与所在层相对应,能简单描述 OSI 模型各层的特点; 4)介绍局域网相关知识,熟知各种常见传输介质的特点,能理解拓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及特点 5)介绍广域网接入技术,了解常见的广域网接入技术; 6)介绍网络互连技术,能区分典型的网络互连设备,理解路由协议; 7)介绍网络设计与结构化布线,了解网络结构化布线系统; 8)介绍Internet基础知识及应用,会区分各类 IP 地址及能进行 IP 地址的相关计算,熟知在网络互连中常用的网络设备的功能与特点,了解Internet的常见应用; 9)介绍网络操作系统,熟知 Windows 2016 Server 的特点,常见协议及 IIS的功能; 10)介绍网络安全基础知识,能理解防火墙的作用及黑客诱骗、物理隔离等概念,会使用至少两种杀毒软件; 11)介绍网络管理基础知识,掌握常见的网络管理工具。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1)网络基本管理,要求能使用ping、arp、route、tracert等网络命令进行网络的基本管理; 2)Web服务器,要求学生掌握Web服务器的部署与管理; 3)FTP服务器,要求学生掌握FTP服务器的部署与管理; 4)DNS服务器,要求学生掌握DNS规划与部署,DNS服务器的安装与管理; 5)DHCP服务器,要求学生掌握DHCP服务器的安装,理解DHCP作用域管理,DHCP选项配置,DHCP客户机配置与管理。
|
5. 课程名称:网页制作技术
课程代码 | 22001043 | 4学分 | 72学时 | 第1/2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理解网站设计的概念; 2)掌握用CSS进行网页设计与布局设计的方法; 3)了解使用表格、框架进行网页设计与布局设计的方法; 4)掌握链接的建立与管理方法; 5)熟悉表单的设计与校验的方法; 6)掌握CSS样式的管理与应用方法; 7)掌握站点的管理、维护与测试; 8)熟悉JavaScript脚本语言; 9)熟悉JavaScript、jQuery的常用应用技术和应用方法。 能力目标: 1)能熟练制作简单网页,在网页中创建各种超链接,并对网页进行具有一定创意的美化; 2)能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相关技巧,熟练掌握主流的网页设计工具的使用; 3)能熟练创建本地站点,完成网站的发布、管理、维护与测试; 4)能跟踪和学习并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素质目标: 1)积极参与、认真交流,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分享与同伴友好合作的快乐学习过程,培养坚忍不拔的求学精神; 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氛围,追求较高的责任感; 4)具有持续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介绍网站设计基础知识和网页设计工具的使用,了解网站及其组成、网站设计流程、HTML标签,熟练掌握网页设计工具的安装和使用; 2)介绍网页设计基础知识,掌握图像的插入和编辑,能够使用CSS进行网页美化; 3)介绍链接的创建和管理,掌握建立和管理链接的方法; 4)介绍网页布局和版式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网页布局设计技巧; 5)介绍DIV标签的使用,熟练使用DIV+CSS的设计网页布局; 6)介绍表格和框架网页的使用,能够在网页中创建表格;能够创建框架网页; 7)介绍网页对象的插入与处理,掌握在网页中插入表单,多媒体对象等; 8)介绍网站站点维护的相关知识,理解模板和库的概念,掌握站点的管理和维护 9)介绍JavaScript脚本编程,掌握在在网页中使用脚本的方法,熟悉JavaScript、jQuery的基本语法、函数、常用内置对象和浏览器对象等。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网站配置、基本网页设计、图文混排网页设计、使用CSS格式化网页、各种链接的应用、Div+CSS网页设计、使用浮动技术设计网页、利用表格进行网页排版、利用(内)框架设计网页、多媒体网页的制作、在网页中应用SSI和在网页中插入JavaScript、jQuery。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课堂上可以采用“四阶段教学法”,将“教、学、练、做”融为一体。学生根据个人网站设计的内容及要求,进行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收集、加工和处理,并使用Dreamweaver进行个人网站设计、建设与网上发布。 |
6.课程名称: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课程代码 | 22004503 | 学分3 | 学时54 | 第1/2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27 |
实践学时 | 27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 2)了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关系; 3)了解人工智能编程语言——Python的编程基础; 4)了解人工智能领域图像识别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5)了解人工智能领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6)了解人工智能领域人脸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7)了解人工智能其他常用领域相关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包括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 2)了解人工智能主流技术和应用场景,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3)具有持续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 素质目标: 1)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团队意识; 3)具有创新意识; 4)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介绍并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熟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 2)介绍并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关系,熟悉人工智能主流技术; 3)介绍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开发工具和应用案例,能够完成python开发环境搭建; 4)介绍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和应用案例,能够完成图像处理应用的实现; 5) 介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和应用案例,能够完成自然语言处理应用的实现; 6) 介绍人脸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和应用案例,能够完成人脸检测应用的实现; 7)介绍人工智能其他常用领域相关技术的原理、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和应用案例,能够完成相关应用的实现。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1)实践内容:Python开发环境安装,Python数据分析,图像识别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应用,人脸检测应用等。 2)要求 在专业实训室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先演示程序原型或直接运行程序,给学生直观感受,然后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完成教学过程。结合特定领域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问题的流程,培养学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7.课程名称:数据库技术A
课程代码 | 22000873 | 3学分 | 54学时 | 第1/2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27 |
实践学时 | 27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理解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及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基本理论; 2)了解MySQL数据库的基本体系结构和系统数据库的作用; 3)理解MySQL数据库中表的基本概念、数据完整性概念及其应用; 4)理解数据查询的术语和概念,掌握查询设计的逻辑思路; 5)了解PHP内置对象和PHP代码的组成结构,了解ADO对象通过代码连接数据库的方法,理解在PHP页面中通过连接对象插入、删除、修改和查询数据的方法; 6)理解索引和视图的概念; 7)理解存储过程的概念和作用,理解触发器的概念、条件及处理程序的定义、游标的概念; 8)理解有关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系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9)理解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掌握数据库应用项目开发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库设计; 2)掌握MySQL的安装与配置,及可视化管理工具Navicat for MySQL的使用方法; 3)掌握使用可视化工具(Navicat for MySQL)建立与管理用户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4)熟练掌握使用可视化工具(Navicat for MySQL)和SQL命令两种方式进行用户表的建立、约束的建立、用户表结构的修改、表的删除以及向表中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5)熟练掌握查询语句的编写; 6)掌握PHP开发环境的构建,能够编写SQL命令为应用程序提供数据支持; 7)掌握索引和视图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8)掌握存储过程的创建、修改、执行和删除操作。掌握SQL编程基础,各种流程控制语句。会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修改简单的触发器、条件处理程序和使用游标; 9)掌握数据库的导入导出、备份和恢复操作。 素质目标: 1)掌握利用网络工具获取信息和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 2)养成认真分析问题的习惯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IT职业人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注代码规范和质量的专业精神; 4)培养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理解数据库有关的基本概念; 2)理解数据模型基本概念; 3)理解关系代数基本概念; 4)了解数据库设计概述; 5)理解数据库设计过程; 6)掌握关系规范化概念; 7)了解MySQL存储引擎; 8)掌握数据类型与数据表; 9)理解数据完整性概念; 10)了解SQL语言基础; 11)理解事务的特性及事务的隔离级别; 12)理解数据库备份与恢复(还原)策略。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下载并安装MySQL; 2)掌握MySQL的启动和登录; 3)掌握创建用户数据库; 4)掌握数据库的其他操作; 5)掌握创建用户数据表; 6)掌握与表中约束的建立; 7)掌握查看和编辑数据表中的记录; 8)掌握使用SQL命令定义表; 9)掌握SQL命令操纵数据; 10)掌握SQL命令查询数据; 11)掌握PHP连接数据库; 12)掌握PHP操作数据库; 13)掌握索引与视图; 14)掌握事务管理操作; 15)掌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管理与操作; 16)掌握使用“mysqldump”命令备份/还原数据库; 17)掌握使用Navicat工具备份/还原数据库。
|
8.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践
课程代码 | 22004933 | 1学分 | 24学时 | 第1/2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12 |
实践学时 | 12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的认识、以及对国产化基础软硬件平台的认识和理解; 2)能在国产处理器平台上正确安装配置国产化操作系统、国产化数据库和国产化办公软件。 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微机配件,熟练地拆装微型计算机; 2)能正确设置BIOS、对硬盘进行分区与格式化、熟练地安装国产化操作系统、国产化数据库和国产化办公软件,能够对系统进行配置和优化; 3)对国产化基础软硬件系统进行维护维修,包含系统备份还原、系统测试及日常维护维修、故障排除等。 素质目标: 1)能识别各类国产化处理器平台,独立完成国产化操作系统、国产化数据库和国产化办公软件的安装、配置、优化; 2)能正确判断各类软硬件故障并排除故障。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认识CPU的功能、外观、结构、规格参数; 2)认识主板的功能、外观、结构、规格参数; 3)认识内存的功能、外观、结构、规格参数; 4)认识电源的功能、外观、结构、规格参数; 5)认识硬盘的功能、外观、结构、规格参数; 6)认识显示器的功能、外观、结构、规格参数; 7)认识显卡的功能、外观、结构、规格参数; 8)认识键盘、鼠标的功能、外观、结构、规格参数; 9)认识音箱的功能、外观、结构、规格参数; 10)了解其他配件(机箱、u盘、移动硬盘等)的功能、外观、结构、规格参数; 11)了解国产化基础软硬件平台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BIOS设置; 2)掌握硬盘分区; 3)掌握安装国产化操作系统、国产化数据库和国产化办公软件; 4)对系统进行基本配置,优化; 5)安装常用应用程序; 6)常见故障及维护。 |
(四)专业核心课程及说明
1.课程名称: Html5技术应用(网站开发方向)
课程代码 | 22004113 | 3学分 | 54学时 | 第3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24 |
实践学时 | 30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了解HTML5开发网站的整个过程。 2)掌握常用的HTML5新增元素的用法。 3)掌握CSS3的基本特效样式。 4)掌握canvas元素绘制基本图像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具备使用HTML5新增元素设计网站的能力。 2)具备快速使用HTML5新多媒体元素进行网站设计的能力。 3)能有效利用HTML5进行网页拖放开发设计。 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协商沟通素质、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网站设计和开发问题的基本素质。 2)具备良好的艺术鉴赏力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网站的内容、表现和行为的“三层分离”概念。 2)HTML5的新增元素。 3)Canvas和拖放。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在专业实训室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先演示操作,给学生直观感受,然后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完成教学过程,最后通过课程作业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主要实践教学内容: HTML5网站开发知识技能、HTML5新增元素、内联SVG、网页拖放开发、Web Workers、Web Socket。 结合当前时政热点,制作对应有意义网站,包括PC端和移动端网站,如乡村振兴,可要求制作美丽乡村专题网站,宣传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提升专业素养同时激发同学们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
2.课程名称:网站前端开发(网站开发方向)
课程代码 | 22004063 | 4学分 | 72学时 | 第3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JavaScript基础。 2)JavaScript语法。 3)事件与对象。 4)常用对象。 5)JavaScript与浏览器。 能力目标: 1)掌握JavaScript语法规则、JavaScript的控制语句的使用技能。 2)掌握对象编程基础,掌握预定义对象和预定义函数的使用技能。 3)掌握浏览器对象的操作技能、理解事件驱动机制。 4)掌握JavaScript中的多媒体基础应用技能。 素质目标: 具备良好的协商沟通素质、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网站前端设计问题的基本素质。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JavaScript语法基础。 2)JavaScript的控制语句。 3)对象编程基础。 4)预定义对象和预定义函数。 5)浏览器对象。 6)事件驱动机制。 7)JavaScript中的多媒体应用。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在专业实训室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先演示程序原型或直接运行程序,给学生直观感受,然后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完成教学过程。主要实践教学内容: Javascript基本架构、JavaScript基础对象、Document对象、dom操作、jquery库的基础语法、利用jquery库对DOM的节点和style等属性设计横向选项卡、应用JavaScript的push和jQuery的animate等方法设计横向选项卡与图文滚动特效。 结合网站功能要求,给网站添加js动效,动效的添加强调良好的交互性,不能因为炫技而加,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网站受众,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3.课程名称:PHP动态网站程序开发(网站开发方向)
课程代码 | 22003903 | 4学分 | 72学时 | 第3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掌握PHP开发运行环境的搭建与使用方法。 2)掌握PHP的基本语法。 3)理解PHP数组与多维数组。 4)掌握PHP操作数据库。 5)掌握常用PHP技术,如分页,文件上传,图像处理,会话处理等。 能力目标: 1)能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 2)能使用PHP开发工具。 3)能使用PHP访问数据库。 4)能处理Web请求与转发。 5)能使用FTP协议实现文件上传与下载。 素质目标: 1)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团队、创新意识; 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项目开发环境搭建。 2)PHP基础。 3)PHP控制结构。 4)PHP操作数据库。 5)PHP数据采集。 6)PHP图像处理。 7)PHP会话控制。 8)web分页技术。 9)ftp文件上传。 10)网站安全控制与部署。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在专业实训室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先演示程序原型或直接运行程序,给学生直观感受,然后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完成教学过程。每一个应用项目案例都包含相应完整的操作过程,使学生能够要求完成项目开发和任务实现。 在期末作品要求里面,要求同学分组协作,共同完成动态网站开发,强化团队合作与职业素养,而动态网站的主题要求必须是与当前时政热点、民生相关,让同学们形成关心时事,心系群众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课程名称:CMS系统开发(网站开发方向)
课程代码 | 22003763 | 3学分 | 54学时 | 第4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27 |
实践学时 | 27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掌握DEDECMS常用标签使用方法。 2)掌握首页模板、列表页模板及文章页模板的设计方法。 3)掌握DEDECMS目录结构。 4)掌握系统用户及普通用户的权限。 5)掌握系统用户及管理策略设计。 能力目标: 1)具备通过DEDECMS完成综合网站的模板设计及发布。 2)具备使用模板快速开发首页、列表和文章页的能力。 3)具备模板配置首页、首页常用标签、文章页标签使用的能力。 4)具备系统用户及普通用户在DEDECMS后台管理的权限配置能力。 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艺术鉴赏力。 2)具备良好的协商沟通素质、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CMS系统开发问题的基本素质。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DEDECMS目录结构。 2)首页模板配置方法、首页标签的使用方法、列表页标签及文章页标签的使用方法。 3)首页模板、列表页模板及文章页模板设计。 4)系统用户及管理策略设计。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在专业实训室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先演示操作,给学生直观感受,然后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完成教学过程,最后通过课程作业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主要实践教学内容:DEDECMS目录结构及常用标签使用、首页-列表页-文章页模板设计、系统用户及管理策略设计。 CMS内容管理系统有很多,介绍各种CMS系统在什么情况下是免费使用的,建议学生选择开源免费的CMS内容管理系统,如wordpress,dede等,培养学生尊重版权意识;强调dedeCMS是国人开发的知名内容管理系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5.课程名称:网站前端设计实训(网站开发方向)
课程代码 | 22003433 | 2学分 | 48学时 | 第4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0 |
实践学时 | 48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掌握html标签的运用。 2)掌握DIV+CSS 制作商业网站的方法。 3)掌握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独立熟练地完成网页制作。 能力目标: 1)具备较强的分析提炼能力和搜索挖掘信息的能力。 2)具备分析、规划不同类型网站的设计能力。 3)具备综合网站的设计及发布能力。 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协商沟通素质、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2)优秀的交流技巧:书写和口头。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css设计。 2)div常用属性设计,如float,clear属性。 3)div定位网页元素的属性设置。 4)自主项目设计和制作。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在专业实训室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先演示操作,给学生直观感受,然后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完成教学过程,最后通过课程作业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主要实践教学内容: 网页布局及css设计、div属性设计、自主项目设计和制作。 实训任务以项目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模拟公司创建网站岗位设置,结合学生特长,每个项目小组分配为组长,美工,程序员,测试员,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责任意识,掌握商业模式开发的过程、设计策略和技巧等。 |
6.课程名称:PHP动态网站项目开发(网站开发方向)
课程代码 | 22003913 | 4学分 | 72学时 | 第4学期开设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理实一体化学时 | 0 |
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1)掌握PHP开发运行环境的构建。 2)掌握不同类型的典型网站开发方法。 3)掌握MVC的开发模式。 4)掌握基于PHP的框架使用。 4)掌握插件和组件开发网站的方法。 5)掌握网站部署,测试方法。 6)掌握网站维护和推广运营方法。 能力目标: 1)能搭建PHP的开发环境。 2)能熟练开发基于php不同类型的网站。 3)能熟练使用基于php的框架开发网站。 4)能使用常用的插件和组件进行网站开发。 5)能对网站进行部署、访问测试和维护推广。 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协商沟通素质、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网站动态设计问题的基本素质。 2)优秀的书面和口头交流技巧。 |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 1. 课程知识教学内容及要求: 1)PHP开发环境搭建。 2)新闻发布系统,论坛系统,博客系统,商城系统网站的开发。 3)使用MVC模式开发网站系统。 4)基于PHP框架的搭建和使用。 5)组件和插件的在网站开发中应用。 6)网站测试方法介绍。 7)网站维护和推广方法。 2.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及要求: 在专业实训室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先演示程序原型或直接运行程序,给学生直观感受,然后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完成教学过程。每一个应用项目案例都包含相应完整的操作过程,使学生能够要求完成项目开发和任务实现。 期末项目作品要求以小组组建工作室形式完成,发掘有商用价值或者公益价值的网站主题,明确分工,加强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后撰写详细项目系统说明书,了解目前企业和行业环境,结合说明书开展创业计划书撰写,鼓励同学们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如创业市场评估,风险评估等。 |
(五)实践教学安排
主要包括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训实习既是实践性教学,也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本专业的课程按照实践教学的比重分为: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课;C类-纯实践课。其中B类、C类课程按照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可细分为:
理论+实践(B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对分开进行,教学地点前者一般在多媒体教室,后者一般在实训室。
理实一体化(B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设计,且实践部分达到50%以上的课程,教学地点一般在实训室。
技能实训(C1):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项目实施过程)组织教学过程,达到学用结合、综合训练的目的。实训时间一般为集中整周安排,教学地点一般在专业实训室进行。
顶岗实习(C2):学生在企业与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岗位带薪实习半年。
其他纯实践课(C3):其他各种纯实践教学,如专业见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
整周实训教学(C类课程)安排及说明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设学期 | 实践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实施条件 | 考核评价方式 |
网站UI实训 | 2 | 3 | 主要内容:引入行业应用案例,实训内容包括网站的图形设计原理,交互设计理论,进行网站UI视觉设计与实训 实施条件:指导教师为“双师”,硕士及以上,兼职教师本科及以上,至少有5年企业工作经验。电脑配置:处理器:i7-9700及以上,内存:16G DDR4及以上,硬盘:1TB及以上。场地:人工智能学院实训室。 | 独立完成。 考勤,课堂表现 10% +项目考查 90% |
网站前端设计实训 | 2 | 4 | 主要内容:引入行业应用案例,实训内容包括借鉴典型网站,使用DIV+CSS等技术制作自己的网站。 实施条件:指导教师为“双师”,硕士及以上,兼职教师本科及以上,至少有5年企业工作经验。电脑配置:处理器:i7-9700及以上,内存:16G DDR4及以上,硬盘:1TB及以上。场地:人工智能学院实训室。 | 独立完成。 考勤,课堂表现 10% +项目考查 90% |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 | 3 | 5 | 主要内容:熟悉微信小程序的框架、组件和API,掌握常用的小程序案例的实战开发,如问卷,传感器,富文本显示等等。 实施条件:指导教师为“双师”,硕士及以上,兼职教师本科及以上,至少有5年企业工作经验。电脑配置:处理器:i7-9700及以上,内存:16G DDR4及以上,硬盘:1TB及以上,GPU独立显卡。场地:人工智能学院实训室。 | 独立完成。 考勤,课堂表现10% +平时案例完成考查 40% +期末项目考核+成绩 50% |
B/S系统开发实训 | 3 | 5 | 主要内容:引入行业应用案例,构建基于Laravel框架的微信小程序后台开发,掌握常用的网站设计技巧,具备能够针对某一行业进行网站后台管理和微信小程序开发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独立基于框架开发的网站编程能力。 实施条件:指导教师为“双师”,硕士及以上,兼职教师本科及以上,至少有5年企业工作经验。电脑配置:处理器:i7-9700及以上,内存:16G DDR4及以上,硬盘:1TB及以上,GPU独立显卡。场地:人工智能学院实训室。 | 独立完成。 考勤,课堂表现10% +平时案例完成考查 40% +期末项目考核+成绩 50% |
Web应用技术实训 | 3 | 5 | 主要内容:vue.js框架的环境配置,常用内部指令,全局api应用,实例与组件应用等等,掌握基础的vue框架常用应用案例的开发。 实施条件:指导教师为“双师”,硕士及以上,兼职教师本科及以上,至少有5年企业工作经验。电脑配置:处理器:i7-9700及以上,内存:16G DDR4及以上,硬盘:1TB及以上,GPU独立显卡。场地:人工智能学院实训室。 | 独立完成。 考勤,课堂表现10% +平时案例完成考查 40% +期末项目考核+成绩 50% |
网站前端开发实训 | 3 | 5 | 主要内容:vue.js高级设计,构建基于Vue-cli+Vue-router+Vuex+axios以及weex、element-ui等行企业应用案例项目,掌握的vue全家桶知识,具备独立开发基于vue的pc端或者移动端的前端网站开发能力。 实施条件:指导教师为“双师”,硕士及以上,兼职教师本科及以上,至少有5年企业工作经验。电脑配置:处理器:i7-9700及以上,内存:16G DDR4及以上,硬盘:1TB及以上,GPU独立显卡。场地:人工智能学院实训室。 | 独立完成。 考勤,课堂表现10% +平时案例完成考查 40% +期末项目考核+成绩 50% |
顶岗实习 | 20 | 6 | 主要内容: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与专业对口的实际业务工作。主要包括: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网站前后端开发、测试、运维、销售和技术支持等。
实施条件:指导教师应具有专业相关岗位技能的实操能力;实习企业能提供与本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岗位且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 | 从实习考勤、实习周志和实习报告完成质量、企业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实践考核评价。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公共课学时学分安排表(见附表7.1)
(二)专业课学时学分安排表(见附表7.2)
(三)分类学时学分统计表
课程类别 | 学分 | 计划学时 |
总学时 | 理论教学 学时 | 实践教学 学时 | 实践教学 比例 |
公共必修课 | 36 | 696 | 432 | 264 | 38% |
公共选修课 | 6 | 96 | 96 | 0 | 0 |
专业必修课 | 59 | 1188 | 357 | 831 | 70% |
专业选修课 | 30 | 648 | 99 | 549 | 85% |
合计 | 131 | 2628 | 984 | 1644 | 63% |
(四)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
学期 | 常规 排课 | 军训 | 整周 实训 | 顶岗 实习 | 复习 考试 | 毕业 教育 | 机动 | 合计 (周) |
第一学期 | 12 | 2 | 1 | 0 | 2 | / | 1 | 18 |
第二学期 | 18 | / | 0 | 0 | 2 | / | / | 20 |
第三学期 | 15 | / | 2 | 0 | 2 | / | 1 | 20 |
第四学期 | 14 | / | 4 | 0 | 2 | / | / | 20 |
第五学期 | 3 | / | 12 | 3 | 1 | / | 1 | 20 |
寒假 | / | / | / | 1 | / | / | / | 1 |
第六学期 | 0 | / |
| 16 | / | 2 | / | 18 |
合计 | 62 | 2 | 19 | 20 | 9 | 2 | 3 | 117 |
(五)教学活动进程表
三年制:
周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第一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符号说明:军训☆ 教学- 整周校内实训◆ 整周校外实践◇ 顶岗实习□ 国庆假期〓 复习考试△ 毕业教育∞ |
注:顶岗实习另有1周在假期进行,共20周。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要求:本专业团队专任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达到高等教育教师任职资格的要求。专任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中级81.5%,高级28.5%;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为100%;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所占比例为100%。
2.兼职教师要求:聘请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特殊专长的能工巧匠),具有3年以上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兼职教师专业背景应与本专业相适应,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胜任专业课程课堂讲授和实习实训指导工作。
(二)教学设施
1.专业多媒体教室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 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基地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设备配置 | 可开展实训项目 |
1 | 信息管理系统实训室 | 57套学生电脑、ERP软件、二次开发平台、联想服务器、3台H3C交换机 | 网站前端开发实训 |
2 | 互联网+智能应用开发实训室 | 60套学生电脑 | 网站UI实训 |
3 | 多媒体技术实训室 | 60套学生电脑、联想服务器、海康威视监控系统、3套H3C交换机 | B/S系统开发实训 |
4 | 协同创新实训室 | 60套学生电脑 | PHP项目开发实训 |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序号 | 基地全称 | 合作单位 | 年接纳学生实习人数 | 主要实习实训项目 |
1 |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州漫游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计算机专业技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 广州漫游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50 | 综合实训课程现场教学, |
2 |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江苏传智播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专业技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 江苏传智播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0 |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现场教学 |
3 |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恒电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计算机专业技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 广东恒电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50 |
专业技能训练,顶岗实习 |
4 |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州泰迪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专业技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 广州泰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0 |
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现场教学 |
5 |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市苹果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计算机专业技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 中山市苹果时代校外实习基地 | 30 |
顶岗实习 |
(三)教学资源
优先选择“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指定教材。还可以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开发技术先进、实践性强、高水平的自编教材,并建设精品课程网站提供数字化的资料与学习资源。
(四)教学方法
基于成果导向原则和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基于雨课堂、蓝墨云班、职教云等教学工具或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专业实训室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先演示程序原型或直接运行程序,给学生直观感受,然后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完成教学过程。
(五)学习评价
所有课程均在教学完成时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者取得该课程学分。
推行形成性考核机制,将学生平时表现和作业等纳入平时考核,特别是在推行“以赛促学”,将课程项目竞赛成绩记入形成性考核成绩中,占有适当比例。
评价体系包括笔试,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实施技能考核,岗位绩效考核,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厂商认证、技能竞赛等多种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每门课程评价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六)质量管理
1. 建立教学过程质量和教师质量反馈监控机制。依托学校教学督导组、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小组和学生教学信息员等构成的质量监控体系,及时收集各方反馈意见并进行不断改进,保证专业教学质量。
2.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依托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机构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估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
3. 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实践,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企业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对专业教学进行持续改进。
4. 每年开展专业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及上述反馈意见,完善、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九、毕业要求
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及社会公益活动,按照《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实施办法》参加学生综合测评。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修完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达到毕业最低总学分131学分的要求。
十、其他说明
(一)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本专业学生可通过以下方式和渠道继续专业学习深造:
1.在校期间可通过报读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与广东开放大学专本衔接一体化课程班,学习广东开放大学本科课程,课程考核合格,并取得高职专科学历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可获取广东开放大学本科(专升本)学历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条件者,可获取广东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本专业可报读的广东开放大学专本衔接一体化相关专业信息表
本科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学科门类(大类) | 专业类 | 所属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0901 | 工学 | 计算机 | 人工智能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080910T | 工学 | 计算机 | 人工智能学院 |
|
|
|
|
|
2.参加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被录取后,获得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二)关于学分替换
学生可以通过专业技能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发明专利、社会实践、发表论文等方式获取学分,并可替换为专业课程学分。具体要求见《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学分认定与转换管理办法(试行)》。
(三)关于证书课程替代
1. 学生获得经学校实训中心认定的与本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可以替代对应的课程学分。即:当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对应的专业课考核不及格,学生可以用获得相应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替代该门课程成绩,获得相应学分。
2. 与Web前端开发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课程:网站前端开发。
(四)专业教学持续改进
1. 建立教学过程质量和教师质量反馈监控机制。依托学校教学督导组、系教学督导小组和学生教学信息员等构成的质量监控体系,及时收集各方反馈意见并进行不断改进,保证专业教学质量。
2.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依托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机构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估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
3. 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实践,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企业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对专业教学进行持续改进。
4. 每年开展专业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及上述反馈意见,完善、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